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 > 招商资讯
西青区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落实服务业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9-12-19 08:45 来源:XEDA新闻中心
  落实服务业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前,西青区在天津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以“落实服务业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西青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楠向与会新闻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西青区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和西青区商务局、文旅局、民政局、科技局、发改委、金融局、工信局和卫健委相关负责同志一起回答了中央和本市主流媒体记者的提问。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处长李娟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商报、中国经济导报、香港经济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津云、北方网、每日新报、城市快报、西青区融媒中心等中央及天津市新闻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
  会上,西青区各界释放重大利好:根据西青区当前的经济结构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西青区出台《西青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在服务业组合上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大板块为主,涵盖研发与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商务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养老健康服务、新零售服务和文化旅游服务的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一核、两极、两翼”空间布局,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张楠代表西青区委、区政府和西青人民对长期以来关注支持西青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介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部署,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动西青区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全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西青区利用一年多的时间编制出台了《西青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西青区未来服务业长期发展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思路、制定了举措,《战略规划》中总结了西青服务业的发展成就,明确了西青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明确了西青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服务业发展效果显著
  近年来,西青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高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的态势稳中向好。2018年以来,西青服务业连续保持了六个季度的持续回升。今年的前三个季度,增速保持在8%左右,截至到9月底,实现增加值306.9亿元,同比增长7.9%。服务业连续保持稳增长,也促进了我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比重41.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个百分点。随着一大批新项目投资运营发力,预计未来西青区服务业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对全区经济发展的主拉动作用还会进一步显现。
  二是发展的质量显著提高。历史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曾一直在西青区服务业发展中占据了主导产业。近年来,西青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把科技研发、人工智能、检验检测、大数据、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会议会展、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连续引进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TCL北方总部、经纬恒润研发总部、智能网联车测试场等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研发与专业技术服务项目;重点引育了东方国信大数据、金山云大数据、奇安信网络科技、上海依图网络科技、中科云从人工智能实验室、快手等一大批带动作用大的领军型信息技术产业项目;精心培育健康养老、新零售等新兴黄金产业,加快盈科瑞创新医药、鹏瑞利医养综合体、58众创等项目推进;沃尔玛、宜家家居、日本永旺等国际品牌的大型商贸综合体项目相继落地,极大地优化了全区服务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层次和质量效益的跨越式转变提升。截至目前,西青区现代服务业占全区服务业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西青不断加大对传统服务业的提升改造力度,清退了数家管理粗放、运营效率低下的物流园,落地了普洛斯物流园、传化物流基地、宇培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项目,为制定《战略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三是发展的环境日益优化。首先,承接载体更加完善,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特色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主要包括以赛达产业新城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以外环沿线为代表的商贸服务聚集带、以大运河为支撑线的文化旅游和商务商贸产业带、以梅江会展中心和社会山文旅港为重要节点的会议会展功能区,等等。这些产业产业聚集区,可以说产业活力强劲、城镇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富有现代气息。其次,扶持政策更加给力。先后出台了支持文化繁荣发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实施人才发展新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今年又出台了《西青区促进商务发展转型升级政策(修订版)》《西青区关于加快振兴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政策》,构建了更加完善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再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制三化”审批改革持续深化,95%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精简行政许可事项25项,55个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再次压缩43%,企业开办时间缩短到1天、设立登记时间不超过一天半,“西青速度”得到再升级。
  除此之外,西青区还代表天津市接受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随着一系列改革新举措的落地实施,全区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也将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抢抓关键时期 明确今后服务业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青区服务业发展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国家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相继落实,京津冀产业大协同大联动,天津市服务业大踏步升级,为西青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西青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和对技能升级的需求,西青区生产性服务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期。
  今后,西青区将重点在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招商宣介、融资便利、人才招引等方面持续升温加力,让服务业成为西青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基于以上这些条件,西青明确了今后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总体上分三个发展阶段:
  近期,到2021年,着力打响美好生活的西青品牌,推动重大项目落地、重要产业板块的协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500亿元,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达到50%,现代服务业占全区服务业的比重将达到65%。
  中期,到2025年,充分发挥服务业引领效应,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建设核心形象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800亿元,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达到60%,现代服务业占比将达到70%。
  远期,到2035年,打造成为天津活力名片,彰显智慧城区的品质和蓝绿生态的基底。服务业增加值接近1500亿元,占全区经济比重达到65%,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77%。
  优化空间布局 确立全新发展定位
  今后西青服务业发展的发展定位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聚焦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大重点领域,着力构建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努力将西青区建设成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美好生活的示范区。
  空间布局上,构建“一核、两极、两翼”。
  “一核”,就是以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为核心,高水平打造新型科技商务区。依托天津南站的交通枢纽地位和对外开放窗口,聚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总部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吸引高端产业要素资源,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服务、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与教育培训服务。高水平启动核心区规划建设,加快打造总部经济示范区,信息技术创新区、商务配套服务区和医疗养老基地等四大功能片区,打造活力高效的智力密集商务区空间,引领西青区服务业开放发展。
  “两极”,就是赛达产业新城和西青辅城两大增长极。对赛达产业新城功能区,将积极打造创新孵化、科智能研发两大生产性服务片区和商业中心、人才聚集两大生活性服务片区,推动赛达新城商务区、赛达检测认证园、赛达新兴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与梅江会展中心等实现城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创新城市的范本和城产融合的示范区。西青辅城功能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打造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和制造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研发服务平台、产业标准化服务平台和创新孵化产业平台四大载体平台,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以科技创新带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两翼”,就是运河商务文旅带和外环城市发展带。运河商务文旅带,严格落实国家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规划纲要,充分利用我区历史底蕴丰厚的运河文化,充分发挥运河连通的独特优势,借助运河的景观廊道,串联起西青文化中心、元宝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沙窝萝卜特色小镇、中北百年花乡、西营门大健康产业园等重要运河节点,大力发展商务商业、文化旅游、医疗养老、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拉升运河商务文旅带实力和形象,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与高质量生活功能区。外环城市发展带,借助外环线交通优势,串联区域内主要居住空间和生活服务载体,积极建设商务商贸中心、教育文娱中心、会务展贸中心三大服务业集聚中心,提升对天津主城和京津冀人才的吸引力,打造京津冀区域人口疏散的重要承载地。
  明确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根据西青区当前的经济结构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服务业组合上重点发展两大板块、六大主导产业:
  两大板块
  一个版块是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天津市与西青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以研发与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高端商务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制造业能级提升,打造天津制造业服务中枢。
  另一个版块是生活性服务业:适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升级,促进文化旅游服务创新发展,并重点培育养老健康服务、新零售服务等新兴领域,挖掘新消费增长点,丰富服务供给,释放消费潜力,打造天津市美好生活的示范区。
  六大主导产业
  一是研发与专业技术服务。以二三产融合发展主力制造业升级发展,聚焦技术研发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创新孵化服务等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京津冀国际一流产业标准化服务体系、天津高效能产业技术研发转化中心、西青创新孵化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助力西青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是信息技术产业。整合西青区各类产业要素资源,培育京津冀大数据智能应用场景产业集群,打造北方下一代汽车研发示范基地、天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引领区、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推动西青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升级发展。
  三是高端商务服务。西青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南站科技商务区为核心,发挥好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积极打造京津冀南站总部一站式商务服务核心、优化梅江会展中心和配套商务服务平台、培育西青智慧商务服务创新产业集群,促进以智慧商务为特色的新兴服务业发展。
  四是文化旅游服务。充分挖掘利用古镇民俗、精武文化、花卉艺术三大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优势,打响“一文一武一花乡”核心品牌,创新一批可使用、可携带、可留念、可赠送的旅游产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发展智慧旅游、文创设计、影视动漫等相关产业,建设辐射京津冀乃至北方地区的文化旅游增长极,加快塑造京津冀特色文化旅游桥头堡、大运河生态休闲旅游门户名片、全国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五是养老健康服务。顺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推动高端健康养老服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高品质发展。依托西青开发区、凌奥创意产业园、学府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研发和健康服务产业,在中北镇、辛口镇、张家窝镇等街镇布局养老服务机构,促进西营门街健康医疗大数据、南站大健康医养综合体等优质项目聚集,打造辐射京津冀地区的养老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六是新零售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快递物流,重塑商贸产业业态结构,实现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融合,提升传统零售业态的便利性,以夜间经济、跨界消费、主题街区等模式,特色化打造本地零售业态品牌。
  打造五大工程 为服务业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西青区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下一步,西青区要重点从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招商宣介、融资便利、人才招引等方面用力,为服务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实施产业政策扶持工程。整合各方面力量,在原有通用政策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各细分产业的政策支持内容,强化对科技研发、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是实施服务平台搭建工程。鼓励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流通服务平台、产业载体平台,促进西青区服务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三是实施精准招商定位工程。通过招商企业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不同企业的影响力和收益能力,根据招商圈层及服务业细分产业的不同特点,制定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指导目录,推动各区域精准招商。
  四是融资环境改善工程。充分利用产业引导基金,强化创新企业融资支持,支持企业与多元化机构开展合作,强化对服务业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撑。
  五是人才环境提升工程。支持高端人才积极承接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搞好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工作生活便利度,促进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聚集。
  五大发展优势 为服务业发展添魅力
  近年来,西青依托现有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区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西青区具有紧邻中心城区和空间资源丰富的“双重叠加优势”。西青区距离滨海国际机场14公里,距离天津港30公里,9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天津南站就坐落在西青境内,乘坐高铁30分钟到北京,4个小时到上海。津雄走廊上的西青区,距离大兴国际机场和雄安新区都不过到100公里,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桥头堡”。
  二是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西青区是传统的制造业强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很快,中汽研、智慧城市研究院、TCL北方总部、经纬恒润全国研发总部等一批科研究院所和科技研发、人工智能、检验检测企业相继落户到了西青,为全区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良好的环境优势。西青区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我区独有的年画文化、精武文化、运河文化、大院文化、赶大营文化。近年来,西青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西青区水系、湿地密布,郊野公园、水西公园、鸭淀水库等大型生态公园点缀其间,群众幸福指数和满足感爆表。西青区是2018年度全国文明城区、2018年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区-全国20强,今年又获评了国家生态示范区。连续24年被中央综治委表彰,并四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这些都为高端人才在西青创业提供了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四是优质的人才资源优势。西青区拥有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天津第三高教区坐落在西青,周边有高等院校19所,在校大学生近10万人。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资源基础。
  五是丰富的载体资源优势。目前,西青区服务业发展载体丰富,如:西青开发区的大数据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赛达检测认证园、电子城;中北镇的新城市中心;李七庄街的双子座大厦;张家窝镇的天安数码城;精武镇的海澜德产业园等等。
  差异化发展全域旅游 构建全新文化旅游产业
  近年来,按照西青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逐步构建各街镇将形成特色鲜明差异化的发展布局,如,杨柳青镇将重点围绕运河、古镇、元宝岛,深挖历史底蕴,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版块;中北镇、张家窝镇、大寺镇以及西青开发区将着重打造商务、会展旅游,突出现代气息;精武镇借助精武文化名片,有效拓展武术健体、研学、康养市场;辛口镇、王稳庄镇突出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在此基础上,西青文化旅游产业将着力发展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青文旅产业将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响“一文一武一花乡”品牌。其中“一文”,指的是杨柳青民俗文化,“一武”是霍元甲精武文化,“一花乡”指的是中北镇晚香玉百年花乡。通过深入挖掘这三大资源优势,丰富文旅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的特色文化旅游桥头堡。
  同时,西青区围绕讲好“西青故事”,将西青文化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划分为四条故事线,一是民俗文化故事线,突出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古镇景区、杨柳青元宵灯会、秧歌花会等。二是精武武术健体故事线,突出精武门·中华武林园景区、霍元甲文武学校。三是宗教文化故事线,包括峰山药王古寺、玉佛禅寺等,四是红色文化研学故事线,包括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等等。
  其次,近期主要落实举措有:一是推进文旅融合,丰富旅游产业内涵,扩大文化繁荣载体,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批优质文旅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杨柳青古镇国家5A级景区,打造区域文旅精品,为经济转型、旅游发展、文化繁荣、服务人民提供持续动力。二是优化文旅发展环境,用好西青区文旅产业政策,重点加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全域资源旅游化,为推进西青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夯实发展基础。三是打造“崇文尚武有文有武有花乡”城市文旅品牌,围绕民俗文化、红色经典、亲子研学、美丽乡村、工业体验五大主题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打造京津冀及高铁沿线城市旅游目的地。
  打造智慧化养老 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2018年底,西青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79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18.6%,西青区已步入老龄化。
  养老不仅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始终是西青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西青区居家养老补贴发放率始终保持100%。全区备案运营的养老机构共12家,同时积极推进了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对没有医疗条件的机构采取与社区医院签约的方式解决,签约率已达到100%。下一步,西青区的养老服务将坚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工作思路,从智慧化、规模化、规范化入手,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目前,西青区城乡统筹的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建立;养老机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养老服务的综合监管不断强化。围绕上述情况,西青区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养老服务统筹安排。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制定全区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健康支撑、规划建设、社会保障、财税金融支持和老年人权益保障等体系。二是全面推动养老机构双提升。通过鼓励、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增加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并强化服务质量监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三是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重点突破。按照老年人服务设施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标准,落实四同步要求,推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达标。积极推进西青区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全区养老信息化管理水平。
  落实三大举措  鼓励科技创新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西青区将从从三个方面来落实服务业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规模扩大。鼓励优势制造业剥离服务部门,开展智能化改造方案设计、科技研发等,为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提供产品和研发升级服务。比如,今年,西青区善测科技叶片监测系统突破了该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西青区鼓励这样的企业开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开展科技招商,大力引进研发团队、研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区内拥有国家消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效能电机系统智能设计与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凌奥创意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10家,市级创新创业平台65家。建成人工智能产业园、赛达检测认证园等承载载体。鼓励孵化器等科技服务载体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孵化雏鹰瞪羚企业,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推动质量提升。支持引导企业建立产品孵化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活跃技术交易市场。支持服务业企业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西青区已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达212个。
  三是科技政策支持撬动。在全面落实国家和全市各项政策的同时,西青区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先后出台支持高端制造创新20条、促进商务发展转型升级20条、振兴服务业30条、民营经济提质20条、人才新政25条等支持政策,其中涉及科技扶持的政策20项,支持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奖项。如,对企业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市区两级30-50万元支持。西青科技局将持续从规模、质量和政策支持三个角度来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加强政策保障 筑牢科学高质量的产业体系
  西青区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2019年初,出台了《西青区加快振兴现代服务业支持政策》,共包含支持企业成长壮大、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和支持其他重点行业发展共六大领域30条政策措施,通过资金奖励、税收减免的有效途径,全方位实现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推动。
  为进一步便利企业申报,西青区还出台了政策实施细则,明确了各项政策受理兑现的时间、路径、要件等关键内容,切切实实做到公开透明,惠企便民。
  结合西青已出台涉的促进商务发展转型升级、支持文化繁荣发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区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从产业发展的各个角度和不同领域,给予相关企业以最直接的扶持,全面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发展宗旨。服务业发展战略与服务业发展政策势必会形成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西青区服务业加快壮大的有力保障,为构筑科学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发展实际  提升融资服务
  融资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集聚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西青区全力做好融资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向金融机构推介西青区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让金融机构了解西青区服务业发展形势、发展思路与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以便金融机构结合西青区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配套金融服务思路和策略。
  二是各部门联合推动,形成合力,及时掌握西青区服务业项目规划、实施情况,针对重点服务业项目融资需求状况,积极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全力保障重点服务业项目实施。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根据现代服务业企业轻资产、重知识和技术含量、抵押品少等特点,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个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
  构建智能网联三级测试体系 促进新业态形成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发展车联网产业,有利于提升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水平,对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工信部印发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的 “加快构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充分运用西青区“电子、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历史文化与生态宜居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示范基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西青区新业态形成,提出了构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设想。
  目前,三级测试体系正在顺利推进中,其中虚拟测试场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现拥有自然驾驶场景数据库、法律法规场景库等多个场景库,成为世界四大虚拟试验场之一,汇聚了全国几十座城市和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场景数据,已形成200万测试用例。开放测试道路总长度达24.5公里,已正式投入使用,涵盖城市、城郊、乡村等多种道路类型,车企已累积完成1000公里的测试里程。封闭测试场一期占地1475亩、测试道路总建筑面积30万平米,于9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另外多元化应用场景布局和选址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现已获批市级创新中心。
  接下来,西青区将加快构建智能网联三级测试体系。以虚拟测试场为载体,推进在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研发及测试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注入管理层面的研究工作;加快封闭测试场建设进度,2020年3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开放测试道路类型,开放道路总里程达到100公里。加快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点面结合的车联网应用场景体系。探索更加成熟的先导区商业运营模式。
  西青区建设车联网先导区,一方面聚集高端制造企业,另一方面也促进服务业发展,围绕三级测试体系,可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发展有利于商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形成。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覆盖
  健康西青建设步稳蹄疾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开展“健康西青”建设,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45家,公立医疗机构11家,社会办医疗机构200家,对内服务医疗机构34家;全区床位总量2886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138张,民营医疗机构1528张(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床位910张),对内服务机构220张;全区执业(助理)医师1622人,注册护士1768人。
  截至目前,西青区已经建立了“区级抓龙头、街镇级转职能、村级广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正在推进西青医院二期建设和西青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大造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医疗中心,依托区域范围内市级医疗资源进一步丰富三级医疗网络建设。2018年已建设并投入使用4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20年预计新建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实现十五分钟步行圈。
  随着家庭医师签约服务的不断推动,逐渐形成了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截止到2019年9月,家庭医生有效签约人数200494,重点人群签约数125424,签约率62.56%。以信息便民惠民为导向,加快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建设。
  西青区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机构参与三级医疗网络建设。2019 年 12 月 6 日上午,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天津南站项目举办了动土仪式,该项目毗邻运营中的天津南站,总投资额预计50亿元,其中医疗+养老总床位数约2000 床,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养老公寓等,进一步为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区居民提供高水准综合健康服务。
  发布会后,张楠接受了天津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的采访,简要介绍西青落实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主要工作。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取势谋局、立足长远,讲透了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讲清楚了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系统阐述,具有极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全党全国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也为坚决打响西青区服务业发展品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今后,西青区将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在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坚持向创新要动力,深耕科技研发、检验检测、人工智能等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坚持以质量促精品。持续优化升级服务业结构,大力改造提升服务业载体,聚焦文化旅游、健康体育、新零售等黄金产业引育高能级的项目,同时精心打造普惠性养老项目,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空间。坚持以制度增效能。瞄准西青区服务业发展特色和魅力,加强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从平台搭建、融资便利、人才招引等方面用心用力,确保政策有力度、有准心、有燃点、有导向,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文章综合:天津西青、西青融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